### NBA混不下去了!欧媒报道:雷迪什接近加盟立陶宛球队
曾被誉为“杜克三杰”之一、2019年NBA选秀大会第十顺位天才的卡姆·雷迪什,如今正面临职业生涯的转折点。据欧洲媒体最新报道,这位24岁的前锋在NBA未能兑现天赋,已接近与立陶宛联赛球队签约。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篮球圈热议,许多人感叹:从NBA明日之星到远赴欧洲,雷迪什的篮球之路为何走到了这一步?
#### 天赋异禀,却难逃“NBA水货”标签
2019年,雷迪什与锡安·威廉森、RJ·巴雷特共同带领杜克大学闯入NCAA全美八强,其出色的身体条件和投射潜力令球探眼前一亮。被老鹰队选中后,他被视为球队重建的重要拼图。然而,NBA生涯五年间,雷迪什辗转四队——老鹰、尼克斯、开拓者、湖人,始终未能找到稳定定位。尽管偶有高光表现(如2023年湖人时期的关键防守),但其投篮效率低下(生涯三分命中率仅32.2%)、进攻选择犹豫的短板始终未改善。在NBA这个崇尚即战力的联盟,雷迪什逐渐沦为“鸡肋型球员”。
#### 为何立陶宛成为选择?
立陶宛虽是小国,却是欧洲篮球强国之一。其联赛以战术纪律性强、培养球员基本功著称,曾帮助许多美国球员重获新生(如前NBA球员约纳斯·瓦兰修纳斯)。对雷迪什而言,加盟立陶宛球队意味着:
1. **核心机会**:在NBA他仅是角色球员,但在欧洲赛场,其身体天赋和进攻能力有望成为球队核心;
2. **重塑价值**:欧洲联赛注重团队配合和技战术打磨,或能弥补其篮球智商短板;
3. **跳板作用**:许多从欧洲联赛打出身价的球员(如迈克·詹姆斯)最终重返NBA,雷迪什或可借此曲线救国。
#### 从天才到漂泊,雷迪什的困境是谁之过?
雷迪什的案例折射出NBA人才培养体系的残酷性。一方面,球队急于求成,未能给予年轻球员足够成长空间(老鹰时期因其与特雷·杨功能重叠被弃用);另一方面,雷迪什自身技术缺陷明显,尤其是投篮稳定性和防守专注度不足。此外,频繁交易导致的适应问题也阻碍其发展——五年换四队,任何球员都难建立体系归属感。
#### 欧洲不是终点,而是新的起点
尽管远离NBA中心舞台,但征战欧洲对雷迪什未必是坏事。立陶宛联赛的强度和经验积累或能帮助他沉淀技术、提升比赛阅读能力。若他能放下身段、适应欧洲篮球风格,未来仍有重返NBA或在中国、土耳其等顶级联赛立足的可能。
**结语**
雷迪什的遭遇既是个人天赋未兑现的遗憾,也是NBA竞争残酷性的真实写照。他的欧洲之旅或许提醒着所有年轻球员:篮球世界从不同情眼泪,唯有适应与进化才能生存。而立陶宛的篮球馆,将成为他证明自己的下一个战场。